-
作者:核实中..2009-08-24 17:08:20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各位好,在下沈吉来自吉林大学,这厢有礼了。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审美功利性的看法。在我看来,审美是无法脱离功利性的束缚的。从审美客体的方面来看,它必须是审美主体的对象化的产物,与审美主体结成一种价值性的关系,否则就不会使主体进入一种审美的状态。同时,尽管审美是对于审美客体的形式的知觉,但是,如果这种知觉是一种纯粹的知觉的话,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长久的肯定性情感。对此,康德的论述是再明确不过的了,在他的《判断力批判》里,他一方面对于审美的纯粹性极力的论证,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美的功利性的存在,以至于在最后不得不说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的话。我们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是不能彻底地摆脱掉与社会的联系的,在审美中也是如此,尽管审美是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的虚拟性的世界,但是,这种虚拟性的世界是开放的,是与真实的世界有着很强的联系的。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审美与梦有着相似的一面,都是一种潜意识的释放,在其中都有清醒时刻的意识的介入。因此,我们可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审美的功利性。在审美过程中,原先处于本我的自由的非功利的东西以快乐的原则不再处于被压迫的状态,而原先处于超我社会功利性的因素却因为非功利性的东西的出现而被迫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即处于潜意识之中。而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是有着牵制与反牵制的机制的,也就是说,原有的功利性因素仍要反对功利性的因素的牵制,从而在无意识的状态之下牵制非功利性的情感。因此,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于功利性较强的东西的快感就会强一些。
因此,我们说,审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说这个观点没有要取消审美的非功利性的观点,而是在承认审美过程中的非功利性的情感的前提下认识到审美的功利性。
来源:网络
|
-
-
-
-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