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4月03日]
读《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美学》一书后有感
[04月02日]
正印美术开设北京空间艺术品展馆 拓展艺术与空间的边界
[04月01日]
从机器人盖房到零碳社区:5月广州保利展馆预演未来城市
[03月26日]
当水墨遇见代码,色彩遇见数字:晨晓《新富春山居图》的美...
[03月14日]
以创新驱动绿色建筑未来,兆弟控股集团螺锁式异型实心方桩...
[02月28日]
【重磅】亚洲新地标横空出世!广州足球公园"玉玲珑"圆满收官
[02月28日]
泓基集团再获国家级助力!签约细节曝光,全民持股步入最新征程!
[02月26日]
跨越半个地球的色彩:再论晨晓的艺术奇迹
[02月20日]
RLP Asia建筑 | 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
[02月19日]
滕州市全新的中医医院,来了项目进入收尾阶段,6月上旬投入使用
艺术知识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美术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保养
民间艺术
紫砂
雕塑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艺术知识
>
陶瓷
德化瓷产品——瓷器
德化瓷器有青瓷、青白瓷、白瓷等;瓷器装饰以艺术釉、彩瓷最具特色;按用途分有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工业用瓷等。 一、青瓷青白瓷白瓷 (一)青瓷 德化于唐代始制青瓷。 制作时, 坯体上施含有铁成分的釉, 还原气氛烧成, 由于铁的呈色作用呈现青色。 德化美湖唐代墓林古窑址的器物青瓷小碗、小碟碎片为手拉坯制作, 旋削痕迹明显, 胎质较粗糙, 足底无釉, 器物内外釉色呈青灰、泛黄绿。 北宋时代, 德化青瓷胎质呈白色, 略带灰、黄, 胎质坚致, 釉面光亮, 胎釉结合紧密。 (二)青白瓷 ...
[详细+]
2010/01/12 10:27: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瓷产品——陶瓷器
一、耐热陶瓷 1996年, 德化冠峰耐热瓷有限公司开发研制。 该项目采用高岭土为主要原料, 引入碱金属氧化物中的强熔剂——锂辉石, 以凋节热膨胀系数, 提高制品耐热性能, 烧成热膨胀系数微小的陶瓷产品。 制品白度75度左右, 热稳定性为400℃~20℃热交换不裂, 适应于明火及微波炉使用。 主要产品有双耳汤煲、日式汤煲、中深煲、深式煲、浅式煲、炖盅等。 二、半 瓷 2001年, 德化第五瓷厂以温克仁、温伟智、温伟鹏为主研制出釉中彩半瓷新产品。 当年试产240万件销往欧美市场。 该产品采用高岭土、绢云母、瓷石等为主要...
[详细+]
2010/01/12 10:2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瓷产品——陶器
德化陶器生产, 历来品种繁多, 不仅有缸、罐、钵等日崩器具, 而且有砖、瓦等建筑材料, 还有供烧瓷使用的耐火砖、匣钵、支柱等窑炉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德化生产的陶器陶质优异新特、花色新颖多样, 驰名国际陶瓷市场, 大量黑陶、红陶、精陶制品销往欧美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普通陶器 (一)粗陶器 新石器时代, 德化已制作粗陶器。 粗陶器以当地可塑性好的白粘土、赤粘土和黑粘土为主要原料, 手工捏制、模印成型, 素坯无釉, 由1000℃氧化焰烧成。 粗陶器有一定强度, 但袭面粗糙, ...
[详细+]
2010/01/12 10:24: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恢弘的古外销瓷窑址——屈斗宫窑
在距德化县城约1公里的东部城郊, 浔中镇宝美村的破寨山西南坡上, 有一条象卧伏在山上的巨龙, 雄伟壮观的古瓷窑址。 这就是1961年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屈斗宫窑。 这座1976年由省、地、县、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组成“福建省德化屈斗宫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发掘的宋元时代古瓷窑址。 范围较大, 东西宽约300米, 南北长约150米, 窑基全长(坡长)57.1米, 宽1.4至2.95米;共有17间窑室, 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的生活用具标本, 特别是大量的外销瓷器的出...
[详细+]
2010/01/12 10:22: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宋元时期德化瓷的特色
宋元时代随着外销的空前繁荣, 德化瓷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同时出现了较大的作坊和工场。 屈斗宫窑全长57.10米, 有17间窑室, 规模这样大的窑场, 它既不是官窑, 也不是单家独户经营的私窑, 而是由几家几户合建的民窑。 这些合建的有姓郑的、姓张的、姓颜的。 可见当时的生产已经逾越了单家独姓的界线, 进入到联合起来, 统一经营的大规模发展阶段。 据目前发现的宋元古窑址的现状和出土的器物来看, 宋元时代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在工商经济发达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 在承继古代优良传统尤其是唐、五代文化的启发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 德化瓷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
[详细+]
2010/01/12 10:22:1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青花瓷的产生
宋元时期德化窑的青白瓷、白瓷在国内外市场上以物美价廉得到世人的赞誉, 而由“海上丝绸(即陶瓷)之路”大量销往国外。 元代釉下酱彩的出现, 为明代釉下青花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明代德化“象牙白”瓷的问世, 在世界市场上引起了轰动, 特别是以何朝宗为代表的“象牙白”瓷, 把德化白瓷推向了古代白瓷生产的鼎盛时期。 到了明代中晚期, 由于受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牛产工艺的影响, 德化民间陶瓷匠师们开始研究、试烧青花瓷器。 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绘。 采用氧化钴矿物为着色剂, 在瓷坯上进行彩绘装饰, 然后在表面施一层透明...
[详细+]
2010/01/12 10:21: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各乡镇青花瓷窑址简介
1、龙浔镇 位于德化县城关, 四周与浔中镇毗邻, 面积近3平方公里, 建城区约2平方公里。 窑址与浔中镇合并介绍。 2、浔中镇 在德化县南部, 龙浔镇四周。 东连龙门滩、北依国宝、东与雷峰、东南与三班毗邻, 西与盖德接壤。 总面积102.52平方公里。 两个镇均在城关, 为了窑址统计方便, 我们把这一地区的窑址合在一起计算。 这两个镇青花窑址分布在9个村, 共60处, 其中有的窑址连续几代作为烧造瓷器的场所。 清代以青花瓷器为主。 窑址分布范围...
[详细+]
2010/01/12 10:20: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窑青花瓷的造型和类别
从发现的青花窑址数量可以想象得出清代德化陶瓷生产的繁荣景象。 明代德化窑青花处于产生、试制阶段, 所以器型少。 从馆藏的资料上看, 除数量很少的几件小瓶, 直到明末才出现碗器型。 如葛坑下仓尾窑出土的碗, 口径12.5厘米、高4.8厘米、足径6厘米, 圈足, 足底素胎, 撇口鼓腹, 外壁釉下青花, 碗内底有釉下草书字款, 如“春”、“花”、“玉”、“香”等。 到了清代, 青花瓷器达到兴盛, 器物种类也不断增多。 下面就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的标本对各种器物...
[详细+]
2010/01/12 10:19: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窑青花瓷的胎质及制作
古代德化烧瓷所采用的瓷土原料由于交通不便大都取自窑场附近的矿点。 如有特别需要才到较远的矿点采些配料, 如长石、石英等。 在《福建永春、德化、大田三县地质矿产》上载:“德化磁土, 细磨漂净, 即可直接制坯, 不须调和其他原料。 大都较软, 不需太高温度, 即可成瓷, 颜色洁白, 可省漂制手续, 均其优点。 但其质软, 故易变形。 烧制盘碗, 口径在八寸以上者, 每多拗曲, 较小者亦不能太薄。 ” 青花瓷制坯用的瓷泥是把山上挖出的瓷土加入长石、石英等配方原料后入水碓舂细, 再入水池淘洗, 经二至三池的...
[详细+]
2010/01/12 10:15: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德化窑青花瓷的釉色
青花瓷的釉均采用白色透明釉, 烧成后, 大部分器物呈白中带青灰色, 有的略显暗淡。 由于清代青花釉基本上采用壳灰釉, 在器物折处积釉的地方呈浅青色。 釉下青花着色工艺有两种:一种淡描, 青色浅, 画面图案清晰;一种染色, 青料微浓, 显现出黑色浓重感。 有的烧成后出现似裂状的“蚯蚓纹”。 前者是画工在坯胎上绘画时把着色的青花钴料稀释, 一笔轻画而过, 这种笔法主要是用来处理纤细的纹线和轻淡背景。 后者是画工用微浓的钴料勾画出整个图案的轮廓, 然后再进行染色, 根据结构需要又分淡染和浓染(淡染是染后出现轮廓的线条, 浓染是染后整个画面浓重)...
[详细+]
2010/01/12 10:15: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博伊斯在中国
开始:
2025/11/11
结束:
2026/08/31
省市:
上海
场馆:
昊美术馆(上海)
李黑地:火舌
开始:
2025/11/11
结束:
2025/12/31
省市:
上海
场馆:
池社
张钊瀛:终身映画
开始:
2025/11/09
结束:
2026/01/15
省市:
广东
场馆:
那特画廊(深圳)
新闻热点
+
more
尹沧海·大写意 | 传统筋骨中融入现代呼吸,展现多元境界与时代担当
当代中国画坛,尹沧海是一位绕不开的名字。他的艺术实践,如同一场持续的风暴,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大写意绘画的认...
丁乙 | 关于我作品的简述
叙事之外·语言逻辑的东方表达——王裕亮油画艺术述评
“执古御今——2025范扬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
“诗与行——古棕油画作品展”将在广州开幕
焦墨立骨,文心写意——王界山焦墨艺术的品牌建构与精神内核
刘光:读李一《开元室序跋集》,品他时故事,观今日人文景观
赵峰新作·《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