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2月06日]
强基筑梦:中建蓉成建材成都有限公司为前沿医学项目保驾护航
[12月05日]
晨晓绘画原创性的中国表达
[12月04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月02日]
正可立身 达可济世 ——四川奕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1月28日]
壹曼谷开启缤纷假日季 一站式体验亲民艺术展
[11月27日]
伊顿亮相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2024年会
[11月22日]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再添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亚太绿建先锋奖
[11月13日]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深圳共“圳”,绘就城市规划新篇章
[11月04日]
太古地产宣布推出北京太古坊 标志性商业综合体品牌首次亮相
[11月04日]
恒基中国2024公益艺术计划论坛圆满举办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中国美学
富有新意的美学研究
黎风 古风教授撰写的专著《意境探微》是一部富有新意的“意境”研究专著。在书中,作者在广阔的学术视野中回顾并总结了20世纪的“意境”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古代“意境”思想的认真细致的梳理,把握和整合历史语境中的“意境”理论;其次对“意境”的内涵和本质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阐析和探寻,提出了若干新的观点;作者力争站在新世纪之初的学术高地上,大胆地对21世纪的“意境美学”研究发展趋势做了前瞻性的探讨。 现代“意境美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意境”这一范畴的泛化问题。而&ld...
[详细+]
2010/01/22 15:06: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气”文化与中国古典美学
张荣翼 中国古典美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美学。这一时段中国美学的意义在于,它是在中国本土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在此后的近代美学则是上承古代,又旁纳欧美的多重文化范型和思想取向的杂糅体。在今天的文学发展状况和视野下来重新发掘古典文学的美学蕴含,对于寻求我们文学的文化根基,从而参与与整个世界文学的对话有着积极的实现意义。 下面,我们以“气”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论析。 一、 “气”概念包含的哲学美学意义 “气”的概念无论在其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是非常丰富的,它同道、仁道等概念构成了中国思想史上最为基本的范畴,在中国道家学说、宋代程朱理学、清代戴震等人的学说中都占有非常...
[详细+]
2010/01/22 15:06: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追思高尔泰及其美学时代
胡继华 时间总是冷峻无情,把生活舞台上的匆匆过客打发成历史深处的渺茫背影。 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说起高尔泰、李泽厚,说起他们的时代及其所思所言,我尴尬地面对着要么漠然、要么困惑的眼光--这些专名符号于他们是那么遥远和陌生。一个时代,就这样在一代人的迷惘中成为渐渐远去的背影。高尔泰、李泽厚所开创和代表的那个激情如炽的”美学时代”就这么成为昨日春潮,苍茫夕照了吗? 九十年代以后,汉语学界似乎对八十年代的清算格外苛刻,这不仅仅是所谓以严谨学术规范和强制学术建制反对虚浮骄妄的学风,以客观实证的乾嘉”实学”挤兑、置换浪漫情怀和终极关注。而且,被历史所承诺过的对激情、对主体价值的瞩目己被无限地推延,甚至...
[详细+]
2010/01/22 15:04: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杨曾宪 与美学中的其它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我国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的分类,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无助于对客观美的认识、分析与把握。这与传统美学对美的性质的机械理解相关。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①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美决不是客体固有的自然质或社会功能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当然,如果我们根据科学抽...
[详细+]
2010/01/22 14:57: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
袁济喜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于一体,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映射出中华民族心灵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生命、以和为美的民族。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相对于哲学的理性思辨与伦理的实践,审美活动通过“吟咏情性”,使人的生命冲动在美的王国中得到升华,精神获取自由,意义得到形而上的超越。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表现得最为明显。汉魏以...
[详细+]
2010/01/22 14:51: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一部“文脉”贯通中国美学史
朱立元 最近,拜读了王振复教授的新作《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以下简称《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它那富有创新性的见解、重视实证的学风、充满智慧的辨析和“文脉”贯通的历史感所深深吸引和征服。作者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方面造诣深厚,这部《文脉历程》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集中体现在用“文脉”来贯通、描述整个中国美学史上。 首先是该书采用了独创的“文脉”观念。作者将英文Context译为“文脉”,自觉“采用文脉观念来审视、解读中国美学的文化历程”。他在“后记”中表明其写作初衷为:“本书从‘文...
[详细+]
2010/01/22 14:51: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从美学角度看“伟大的心灵”
李健夫 从美学角度看“伟大的心灵” 潘天波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摘 要:本文试图从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入手,用美学视角剖析“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和跃迁,从而在“伟大的心灵”的阐释中把这一崇高的主体精神实体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引向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以期为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打开一条通道,为建构现代美学接通一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的主血脉。 关键词: 伟大心灵;审美意识;美学意义 综观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到古...
[详细+]
2010/01/22 14:39: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西方生命美学的三重局限
本文所说的生命美学是广义的,意指所有以人感性的生命活动为言说依据并以生命整体为言说对象的美学思想,其中包括未被命名为生命美学的西方美学流派。所谓感性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人作为身体的实践,而生命美学首先是身体美学和实践美学。实践着的身体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创造,是因为它已经存在于生命世界中,被涵括他的大生命共同体所创生和成全,因此,由身体的实践又通达大生命美学即生态美学。完全实现了其本质可能性的生命美学是身体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的三元统一。西方生命美学已有形态的最大局限在于未能充分实现生命美学的内在可能性,对此局限的明晰意识将推动中国学人走上提升世界生命美学的大道。 西方生命美学的局限之一:身体美学的摇摆状态 生命美学的超越对象是精神美学...
[详细+]
2010/01/22 14:39: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的诞生
李健夫 ----科学人文学派的出现和存在事实 摘要: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现代社会、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发展理论的引导。《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等系列著作,以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方法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事实,揭示了人生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理,初步建构了一个美学与哲学的创新体系。这一体系在方法、思维与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应用性上,明显超越了旧知识体系,也超越了西方现代美学与哲学,形成了一个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体系,在文化领域则推出了“科学人文学派”。这对现代科学人文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本原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整体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整体方法、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科学人文学派、科学的整体发展观 在...
[详细+]
2010/01/22 14:39: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
一、必须重省传统 宗白华曾这样表达过他对新文化之“新”的看法:“我们所谓新,是在旧的中间发展进货,改正增益出的,不是凭空特创的,勿要误会。”(《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卷一,103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材料皆随文夹注。且简称《全集》,并只注卷次、页码。)因为他看到,“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日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全集》卷二,356页)所以,宗氏反对对待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他相信一个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化无论如何不会一无是处,陡然间丧失了其全部的生存合理性,激烈的情...
[详细+]
2010/01/22 14:36: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博伊斯在中国
开始:
2025/11/11
结束:
2026/08/31
省市:
上海
场馆:
昊美术馆(上海)
李黑地:火舌
开始:
2025/11/11
结束:
2025/12/31
省市:
上海
场馆:
池社
张钊瀛:终身映画
开始:
2025/11/09
结束:
2026/01/15
省市:
广东
场馆:
那特画廊(深圳)
新闻热点
+
more
尹沧海·大写意 | 传统筋骨中融入现代呼吸,展现多元境界与时代担当
当代中国画坛,尹沧海是一位绕不开的名字。他的艺术实践,如同一场持续的风暴,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大写意绘画的认...
丁乙 | 关于我作品的简述
叙事之外·语言逻辑的东方表达——王裕亮油画艺术述评
“执古御今——2025范扬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
“诗与行——古棕油画作品展”将在广州开幕
焦墨立骨,文心写意——王界山焦墨艺术的品牌建构与精神内核
刘光:读李一《开元室序跋集》,品他时故事,观今日人文景观
赵峰新作·《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