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书法家”的窘态

        作者:张东华2025-11-03 08:23:45 来源:美术报

          近日,在浏览视频号时,常常会刷到“书法家”发狂、发窘的视频。虽然这些视频滑稽可笑,但在笑过之后,发人深思。

          从以流量为目的视频拍摄者角度看,这种带有讽刺当下“书法家”窘态的视频容易产生共鸣。但是,“书法”所产生的这种极端现象,正体现了当下书写本身所呈现的多重文化特征。

          从书法起源看,很多人认为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其实不然,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古代社会,书法与抄字匠(经生)不是同一概念。文字作为记录事件与思想的符号,其书写可以分为书写过程和书写结果两个方面。以书写结果为目的的抄写并不是书法,虽然经生抄写的文字很漂亮,但从本质上讲,这样的抄写不是书法。只有当书写过程从书写结果中分离出来,把书写过程当作最终目的时,作为艺术形式的书法才产生。根据研究,以追求书写过程为目的的书法始于东汉末期。《非草书》正是记载书写过程从书写结果中分离出来的重要文本。以书写过程为目的书法要到王羲之时代才正式得到认可。

          在古代,书法与抄字匠(经生)是分开的。书法家往往是指研究书写方法和有学问的人,而抄字匠(经生)则是指以抄缮经书为业的人。因为在雕版印书盛行以前,书籍多赖抄缮流传。因此,抄字匠在古代是一种职业。雕版印书盛行后,也需要部分以抄字为生的工匠。如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流传的在碗上刻字、在箩筐上写字的人。这个人群人数虽然少,但属于抄字匠的性质。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经济的富足,日用品变得异常便宜,再也不需要在碗上刻字、箩筐上写字,这意味着传统意义的抄字匠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书画艺术逐渐成为装点生活、彰显品位的选择,能书善画者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市场热潮中,部分普通甚至艺术价值有限的作品,在非理性因素的推动下也被冠以“书法家”“画家”之名,并拍出惊人价格。这种“书画热钱”现象,一度扭曲了艺术学习的初衷,导致一些人将学书画视为快速致富的捷径,甚至影响了部分学生的专业选择,使得各类书画培训班应运而生。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书画的群众基础,但这种背离艺术规律的市场繁荣难以持续。

          近年来,随着经济周期调整、疫情等外部环境变化,以及社会风气的持续净化,书画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其价值评估体系也重新向艺术本身回归。

          但是,从学习的成本看,练习书法的成本远比学画要高得多。假定一个书法爱好者一天临摹4小时,有书写经验的人都知道,每天用掉的纸和墨远比学画多得多。如果是书法创作,写一幅书法作品,至少要写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写出一幅满意的作品。而临摹的字是不值钱的。去过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人都能看到,搞卫生的阿姨每天都能收集大量的练习过书法的废纸。然而,学画则不同,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者而言,一般会从工笔画入手,工笔画对于工具材料的要求由于绘制的时间长而无足轻重。因为画一幅工笔画,从起稿到染色,一直到完工,少则一周,多则几月。而且,画一幅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都可算一幅作品。所以,民间有“好字不若烂画”的说法。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王献之都有使用“蚕茧纸”的记载,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质地优良、类似蚕茧的名纸。然而,更能说明王献之练习勤奋、用纸之巨的,是虞龢《论书表》中的另一条记载。其中提到,王献之的门生曾将他写满字的纸用来“种蚕”(即作为蚕卵的衬垫),以至于百年后的人们还能从这些“蚕纸”中寻找到他的墨迹。这生动地说明,王献之书写过的纸张数量极多,甚至多到可以被门生拿来废物利用,而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保存方式,使得他的许多手迹得以流传后世。

          由此可见,古人也好,今人也好,书法练习需要大量的纸张。在古代,书法家与抄字工的界线明确。书法家不但是指有学问的书法研究者,更强调的是“人书俱老”,不是学几年就能成为书法家,并且很少有人以卖字谋生。如徐渭虽自称“吾书第一”,但主要以代笔书写文书谋生;郑板桥辞官后,以卖画为生;吴昌硕虽然是一个书与金石兼擅的书法家,但以卖画为生。可见,书法并非是谋生的工具,但倡导从小学习书法。

          因此,在人们的书画消费走向理性之时,“书法”作品作为商品正在回归正常的状态,对于那些只有抄写能力的“书法家”势必会失去靠抄字获得养家糊口的生活来源。这就是当下视频号中大量出现“书法家”发狂、发窘视频的原因。

          对于立志以书法为业的书法家,在书法销售和书法教学的市场趋于饱和的当下,正是理性思考什么是书法,怎样成为真正的书法家的时候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