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3月18日]
蓝宝股份知识产权保护初见成效,彰显中国创新保护的坚定步伐
[03月17日]
美的楼宇科技携热泵多场景解决方案亮相2024中国热泵展
[03月13日]
安全人后悔没早点知道的几款安全培训“神器”,博安商城都有!
[03月11日]
两会声音丨着力赓续中华文脉 加强古民居保护
[03月05日]
拾级而上,CSE2024第十届上海楼梯展五月精彩绽放!
[02月26日]
K11 ARTUS 寓馆2024年“艺舍”再绽放
[02月23日]
2024年中国渗漏治理(修缮)行业发展峰会:万亿修缮市...
[02月23日]
亚萨合莱 | 以创新技术助力企业总部的脱碳之旅
[02月05日]
Yale耶鲁漂移窗:以流行审美,打造品质家居空间
[02月04日]
中建科工承建的重庆孵化加速器二标段EPC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中国美学
潮汕古建筑木雕艺术探索(作者:吴妙娴)
摘要:潮汕木雕是我国著名的工艺品种,也是潮汕民间古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并由此形成了潮汕古建筑的重装饰的独特艺术特征,本文主要自从潮汕木雕的历史发展、文化底蕴、审美特征进行探索。 关键词:潮汕木雕;建筑文化;审美特征 潮汕木雕又称“潮州木雕”,主要分布地域有潮安、澄海、饶平、揭阳、潮阳、普宁等地,在这些城市的市区及乡村,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是有梁必雕,有窗必琢,无论是祠堂或是民宅,从梁架、额枋、神龛,乃至几案、屏风、床榻、橱柜等一般的家具,都能看到造型优美、技法精湛的木雕装饰。现存于潮州府城中的己略黄公祠,潮安彩塘金砂乡的从熙公祠,澄海市隆都镇的陈慈黉故居,以及揭阳关帝庙门楼藻井等古建筑,是潮汕木雕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镶嵌在这些古老建筑上的木雕...
[详细+]
2009/09/15 17:31: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作者:朱暗林)
提 要:建筑是文化的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建筑作为人居的物质实体,它以服务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自由为宗旨,深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对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反思,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推动我国现代生态聚落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美学 传统聚落 天人合一 美学特征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建筑的要义,也是建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理资源条件,孕育出灿烂的建筑文化。传统聚落建筑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浓缩,它展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表现了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关注,其所体现出的文化观念、环境理想与审美情趣,为...
[详细+]
2009/09/15 17:30: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联芳楼的开放性特征浅析(作者:赖瑛)
摘 要: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西合璧式建筑精品的联芳楼,在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本文试从开放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来分析这种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建筑美学、侨乡建筑、开放性特征 联芳楼,坐落在古朴的粤东梅县白宫小镇上,是座设计独到、用材考究、雕刻精细的侨乡建筑,处处渗透出与众不同的开放性特征,令人叹为观止。对于联芳楼的开放性特征具体而细微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当时当地侨乡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进行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 一、开放的思想意识 联芳楼是印度尼西亚华侨丘麟祥、丘星祥于1934年合资兴建的。20世纪的前三、四十年,正是“各个国家、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建筑几乎同时涌入中国&rdquo...
[详细+]
2009/09/15 17:29: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客家二次葬文化背景浅析(作者:赖瑛)
提 要:二次检骨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俗之一,但千余年来依然盛行二次葬的汉民族只有客家民系。这一习俗的沿袭至今从各层面反映了客家民系独特的祖先崇拜、艰难心路历程、风水观念以及等文化背景。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二次葬 祖先崇拜 二次葬,全称“二次捡骨葬”,指人死后第一次安葬时选址、仪式等较为简单,待若干年后,择吉日开墓地、拾遗骨、贮骨坛并于吉时吉地再次安葬。二次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老葬俗之一,然而,千客家民系余年来依然盛行二次葬。二次葬在客家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广泛存在,有的甚至沿袭至今。对客家民系这一特殊民风习俗的探讨可以揭示出客家民系的风水观念、心路历程以及祖先崇拜等文化背景。以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显然对进一步深化客家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供...
[详细+]
2009/09/15 17:29:1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历史哲学演进新析(作者:谭原亨)
近百年来,不少西方学者均认为中国是一个“无历史”的国家,这自然是一种偏见。究其底蕴,西方学者所言“历史”,与我们的语义涵盖面并不完全一样,更多是泛指历史的思想、历史的观念等,因而认为,在中国乃“丰富的史料,贫乏的史观”。对此,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提高中国人历史观的演进,就更具备“当代性”了。 在中国史观的发展与演进的研究上,我们应寻求理论的彻底,也就是说,须立足于科学之上。 造成历史事件的因素,总是多元的,其中必须有其主导的一个或两个方面不等。同样,一个时代也可以一同存在多元的思想,但那个时代的统治思想所包含的历史观,亦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那个时代历史的发展。所以,本文所描绘的历史观演进,...
[详细+]
2009/09/15 17:28: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甜咸烧饼与书画同源(作者:蒋志琴)
在校园里遇见了久别的好友,她和我一样,一人在家,就吃方便面;在校如果食堂吃饭人多太挤,就买黄桥烧饼代饭。我搭着她的肩膀,她推着自行车,边走边聊。 “你爱吃咸的,还是甜的?”两人爱好各异,她爱甜,我爱咸。 “甜烧饼是长的吧?”她问。这倒没注意,“看看就知道了”,包中准备当晚饭的咸烧饼是圆形的,那甜的是长方形的。 走过畅春桥,各自分手回家,另外一个问题开始在我脑中萦绕。 如果让我们以长方形、圆形,对应于咸和甜,会作怎样的选择?我会用圆形来表达“甜”的意义。 为什么?感觉。 为何会产生这种感觉?通感。 这...
[详细+]
2009/09/10 09:09: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宋明理学:为往圣继绝学(作者:陈来)
今天讲会的题目是“宋明学案”。学案就是录载学术的传承、发展、演变,“宋明学案”就是把我们国学的宋元明这个时代的国学的主要形态和发展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这里“宋明学案”的学是指儒学,而儒学在宋明时期是以理学为主,其中又包含各个派别。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宋明学案”,是要从“宋明理学”来看看国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有什么特色和它的发展演变。 一、宋明理学的起源 理学发端于11世纪,但是发展的苗头可以追溯到中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复兴运动。韩愈的儒学复兴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背景,排佛。大家可能都记得几年前曾经发生过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被迎到香港、台湾...
[详细+]
2009/09/10 09:09: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刍议(作者:方光华)
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战国时期的《庄子•天下篇》就是一篇很有特点的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性论著,其中所归纳的道术由统一到多元的发展阶段甚至到20世纪还是被人们所称引。《庄子》之后,中国思想学术史的研究不绝如缕,名篇迭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0世纪初,随着近代西方学术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发现,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史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不像近代西方学术那样明晰,用王国维的话说,还没有达到“自觉”地位。于是参照近代西方学术,对中国思想史学科进行理论与方法定位,就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主要思潮之一。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上,20世纪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
[详细+]
2009/09/10 09:08: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作者:葛兆光)
[内容提要] 使用历史资料的范围和方法,不仅是“史料学”的课题,它也可能引起“历史学”的整体改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因为史料范围的变化,历史学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可是,在中国大陆的思想史或哲学史研究领域,这一变化却一直不很明显。本文的重点是,第一,以六类文献为例,讨论思想史研究可能使用的更广泛的资料,第二,指出由于过去的思想史何以不能容纳和解释丰富的资料,第三,指出应当改变若干观念,使思想史研究可以发掘更多资料。 有时候,使用历史资料的范围如何、方法如何,已经不仅仅是“史料学”一隅的课题,甚至历史学的整体改变,也可能由于使用什么历史资料和如何使用历史资料而引起。1997年,台北的...
[详细+]
2009/09/10 09:08: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作者:葛兆光)
一 在考古不再仅仅是田野发掘、文物不再仅仅是金石赏玩的二十世纪,考古与文物就不断进入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视野,在近代学术史上,几乎每一次新发现都对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如本世纪初的甲骨文、敦煌文书、流沙坠简的发现与研究,就开拓了学术的新领域,引起了历史研究方法的变化。自此以后,取地下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证,用域外的文献与传统的文献比较,用人类学调查的资料与历史文献研究的结果对照,几乎已经成了历史研究者的共识。其中,七十年代以来的出土简帛文献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学,尤其是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临沂银雀山汉简(1972)、马王堆帛书(1973)、定县八角廊汉简(1973)、睡虎地秦简(1975)、阜阳双古堆汉简(1977)、张家山汉简(1983)、尹湾汉简(1993),以及最近发现...
[详细+]
2009/09/10 09:07: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北京当代艺博会
开始:
2025/05/22
结束:
2025/05/25
省市:
北京
场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27
省市:
山东
场馆:
龙湖美术馆
闫家成:平凡简史
开始:
2025/05/09
结束:
2025/06/22
省市:
上海
场馆: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新闻热点
+
more
何子彦被任命为2026年光州双年展艺术总监
何子彦. 图片:Stefan Khoo/a+ Singapore. 光州双年展主办...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2025公布主题与亮点
“至道躬行——吴悦石八十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对话古今 面貌各异 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798又添新玩法,3500平超维视界VR院线启幕
张际才个展开幕,岭南风貌诗意动人
王东明 | 墨色灵动之处,是生活的温度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将在潍坊开展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