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4月25日]
2023保障住房的多义性探讨与实践主题论坛报名在即!
[04月22日]
浅析莫艺水性钢结构专用漆的应用场景
[04月21日]
西顿照明 | 第六届雄安城市建设及绿色建筑博览会精彩回顾
[04月21日]
嘉兴新晋艺术高地:筒仓艺术中心,普利兹克奖得主新作!
[04月20日]
国产楼宇自控品牌数智化创新,加速助推楼宇建筑智能化发展
[04月18日]
2023 IIBC 智能建筑展看点揭秘:美控与国产行业...
[04月17日]
会朋友,寻机遇,谋发展 | 管康中国水协年会及展会圆满收官
[04月13日]
立邦儿童漆获第六届住宅产业(红鼎)创新大赛功能TOP10奖项
[04月11日]
山水之光:提供园林工程的全方位服务,高效落地绿化工程项目
[04月10日]
第九届深双龙华分展场大浪时尚小镇“经纬之间”圆满闭幕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美学原理
美学定位的传承与转化
美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而艰涩的历程,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像美学一样,让人们津津乐道,又让人们茫然不知。美学领域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难以像其他学科一样走向成熟。而不成熟的美学又使人们难以割舍对它的执着,这往往又能激发人们对它的探索热情。在美学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美学的定位似乎更令人关切,也更令人捉摸不透。美学是一种哲学吗?美学是艺术理论或艺术哲学吗?美学是心理科学吗?美学是一般的社会科学吗?美学是人文学科吗?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终究不能自圆其说。 1 德国现象学美学家莫里茨·盖格尔在他的最后一部美学著作中指出:“在‘美学’这个一般性名称下面,人们所理解的有三种性质各不相同的学...
[详细+]
2009/09/04 17:21: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美学:要思想还是要知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文科学领域对宏大叙事的普遍放弃,美学这个曾为中国当代思想启蒙提供了巨大理论支持的学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庸人气息——在一片后现代的解构声中,它失去了理想指向和自由本质,由思想的表达蜕变为一种知识的陈述。在这种语境中,研究者们已习惯于用“述而不作”来申明自己对经典的忠诚。甚至,放弃思想不仅不意味着对知识者天赋使命的逃避,反而意味着一种谦逊的美德。 放在美学史的序列中,我不知道后人将如何评价今天的美学现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今天美学专著、论文的批量生产并不意味着学术的真正繁荣,一系列自我标榜的“原创性”或“填空白”之作,也并不能掩盖这一时代思想的整体匮乏。在...
[详细+]
2009/09/04 17:19: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谈谈美学和审美活动
我们美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寻找一个好像永恒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美的定义。这使我想起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希腊的时候,哲人是智者,他们喜欢用辩论的方式,那个时候常在智者之间进行较量、进行辩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通过对话来表达他的思想、见解。柏拉图就有很多对话录,其中有一些对话录里边就谈到了美的问题。在对话录中,他借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对话录中谈及“什么是美”的问题时,有的人说,这美的衣服就是美,有的人说美的茶壶是美,有的人说漂亮的女子是美的。苏格拉底就问:你们讲了那么多,都不是美本身,我是问你们美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答不出来。他后来提出了观点,认为要寻找美本身。可见,寻找美本身在古希腊已经提出来了。柏拉图实际也想为美找到一个最根本的答案,像我们今天一样想...
[详细+]
2009/09/04 17:19: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论审美体验
体验是美学,尤其是艺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保罗·德曼就说过,美学的真正主题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1]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欣赏、批评和传达的枢纽。没有体验,艺术的创作是无法想象的;同样,没有体验,艺术的欣赏和批评也是无法想象的。 审美体验是贯穿于创作、欣赏、消费及传播之始终的精神活动。艺术创造活动总是以审 美体验的启动为起始,但审美体验并不以艺术创作活动的完成为结束。从阅读和鉴赏的意义上说,作为创作活动的终结和成果的作品,实际又成为一种新的审美体验的起始,或者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审美体验的可能性。作品的艺术成就越高,它所生成和拓展的审美体验机会就越多,审美的空间就越广。正因为此,对审美体验与艺术体验的本质的把握,已成为艺术美学的中心任务之...
[详细+]
2009/09/04 17:17: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意境内涵的美学阐释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意境主于美。这是说,美是艺术意境的灵魂。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我们从美学角度阐释其内涵,就更能切入它的“本体”。 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审美统一,是意境的审美本质,也是意境的美学内涵之一。 中国人对自然的审美有着悠远而优秀的传统。那绘制在原始陶器上的“人面含鱼”图,便是最早地宣布了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信息。它省略了人体的其它部分,而只取能够代表人类本质的“人面”;它也省略了鱼的眼睛、口、鳞、鳍、尾等部分,而只取其体征轮廓;然后由人面与鱼体构成一个“半人半鱼”的意境。从构图看,人面是一个圆形,分上中下三部分:上涂黑部分表示头发,中间的白三角表示鱼头;中为...
[详细+]
2009/09/04 17:16:0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态: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态”是表现事物和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范畴,它在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与美学理论中经常使用,却很少有人给予关注,更没有上升到美学范畴的角度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尝试对“态”这个范畴的哲学意义和它在中国美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一、 牢笼宇宙之态——“态”的本体性意义 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说:“作赋之法,已尽长卿数语。大抵须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所谓“牢笼宇宙之态”,是要求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有限的言辞表现无限的宇宙万物之“态”;或者说宇宙万物都是以某种“态”存在...
[详细+]
2009/09/04 17:08: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科学中的审美主义——科学与美学三论之一
在科学活动中,具有一种将科学研究审美化的趋向。从古希腊时代到20世纪,我们都可以在伟大科学家的行列中,找到例子,证明对科学揭示的自然美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动机。法国数学家彭家勒(H.Poincar)说:“科学家并不为了有用而研究自然。他研究自然,是因为他能从中获得乐趣;他之所以能获得乐趣,是因为自然是美的。如果自然不是美的,它就不值得认识,生活也不值得一过。”彭家勒的科学观,在20世纪的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中有很大的代表性。爱因斯坦坚持与彭加勒同样的主张,并且更明确、更坚决。他认为,科学家从事艰辛的科学研究的根本动机是对自然的“预定和谐”的一种宗教式的虔诚情感,“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详细+]
2009/09/04 16:45: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艺术中的科学主义——科学与美学三论之二
一 我这样理解艺术中的科学主义,它主张艺术创作要以客观原则和数理抽象为主导,将艺术创作转化为科学性的艺术实验。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是一个以数为基础的完整和谐的体系(cosmos),它同时也是一曲由十大天体在各自既定的轨道上演奏着的永恒的宇宙音乐。毕达哥拉斯的宇宙观同时为西方科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形而上的思想前提。艺术中的科学主义,追根溯源,是以毕达哥斯宇宙论为思想基础的。 在西方艺术发展中,艺术(特别是造型艺术)的伟大成就,无疑是与艺术家在艺术探索中自觉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古希腊的神庙建筑所达到的不可重复的建筑艺术的精美、优雅,不仅在于希腊建筑家们非常成功地利用当时的建筑工程技术,而且在于毕达哥拉斯以宇宙为数的和谐体系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他们。他们在神庙建筑中,不仅要构建一个稳定庄重...
[详细+]
2009/09/04 16:43: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科学与美学三论之三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基本形式,开始本来是统一的。但是,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不仅分离了,而且在很长的时间表现出矛盾和对立。进入20世纪以来,又表现出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趋向。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这个新趋向,引起了美学(文艺理论界)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证艺术与科学(艺术美与科学美)同一的论著出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统一性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也应当承认科学与艺术都包含有追求“美”的动机。但是,我们同时应当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刻区别。如果不加区别地将两者等同,这是一重很危险的理论错误,同时,也是一种...
[详细+]
2009/09/04 16:42:3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关于“科学美”的界定
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人对“科学美”这个命题能否成立提出了质疑。如:潘必新的论文《“科学美”质疑》(原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另可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1998年第2期)。《哲学研究》后来又发表了坚持“科学美”这种提法的文章,与潘文商榷。 潘文开头部分讲:“关于科学美,须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科学家心目中的科学美,另一种是被美学家移植到传统的美学体系中的科学美。我所质疑的是后者。”言下之意说,科学美只是属于科学家而不是属于一般美学家和大众群体的。 潘文认为:“从传统美学的立场看,理性美或曰科学美在美学的范围之内是没...
[详细+]
2009/09/04 16:41: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北京当代艺博会
开始:
2025/05/22
结束:
2025/05/25
省市:
北京
场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27
省市:
山东
场馆:
龙湖美术馆
闫家成:平凡简史
开始:
2025/05/09
结束:
2025/06/22
省市:
上海
场馆: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新闻热点
+
more
何子彦被任命为2026年光州双年展艺术总监
何子彦. 图片:Stefan Khoo/a+ Singapore. 光州双年展主办...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2025公布主题与亮点
“至道躬行——吴悦石八十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对话古今 面貌各异 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798又添新玩法,3500平超维视界VR院线启幕
张际才个展开幕,岭南风貌诗意动人
王东明 | 墨色灵动之处,是生活的温度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将在潍坊开展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