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2月16日]
专访亚萨合莱杨敏|文体产业上新台阶,商用建筑行业以新质...
[12月16日]
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于长治成功举办
[12月13日]
国际专家团赴山西考察早期木构建筑
[12月11日]
国际国内古建保护专家齐聚上党,“营造顶峰”盛会即将启幕
[12月07日]
华人设计师高尔夫俱乐部·博仕门窗游学之旅圆满举行
[12月06日]
COP29:各力量齐聚,“携手共创绿色世界”
[12月06日]
强基筑梦:中建蓉成建材成都有限公司为前沿医学项目保驾护航
[12月05日]
晨晓绘画原创性的中国表达
[12月04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月02日]
正可立身 达可济世 ——四川奕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
美学
论融会山水画与人格美的山水精神
作者:薛扬 来源:网络 摘 要:“传神论”最初是针对人物画而提出的,但是在后来的艺术理论中发展到万物皆可传神。这一理论的提出在中国绘画美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画中发展最为成熟的山水画也充分体现了传神论的影响。传“山水之神”也就是传自然之神,传画家之神。山水画的精神成为人格美的象征,是这种理论得以成立的主要根据,并且成为评判艺术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传神;山水画;自然美;人格美 “传神论”是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一个十分独特也是极为重要的成就,这一高超的美学观不仅突显了中国的艺术特色,也成为欣赏和评判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传神论”最初是针对人物画而提出...
[详细+]
2009/08/28 16:01: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关于审美的功利性的思考
各位好,在下沈吉来自吉林大学,这厢有礼了。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审美功利性的看法。在我看来,审美是无法脱离功利性的束缚的。从审美客体的方面来看,它必须是审美主体的对象化的产物,与审美主体结成一种价值性的关系,否则就不会使主体进入一种审美的状态。同时,尽管审美是对于审美客体的形式的知觉,但是,如果这种知觉是一种纯粹的知觉的话,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长久的肯定性情感。对此,康德的论述是再明确不过的了,在他的《判断力批判》里,他一方面对于审美的纯粹性极力的论证,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美的功利性的存在,以至于在最后不得不说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的话。我们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是不能彻底地摆脱掉与社会的联系的,在审美中也是如此,尽管审美是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的虚拟性的世界,但是,这种虚拟性的...
[详细+]
2009/08/24 17:08: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的诞生
李健夫 ----科学人文学派的出现和存在事实 摘要: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现代社会、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发展理论的引导。《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等系列著作,以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方法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事实,揭示了人生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理,初步建构了一个美学与哲学的创新体系。这一体系在方法、思维与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应用性上,明显超越了旧知识体系,也超越了西方现代美学与哲学,形成了一个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体系,在文化领域则推出了“科学人文学派”。这对现代科学人文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本原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整体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整体方法、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科学人文学派、科学的整体发展观 在...
[详细+]
2009/08/24 17:02: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学百年回顾
摘要 本文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发展阶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百年美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
[详细+]
2009/08/24 16:58: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解构
摘要 美本质问题为何长期困绕着人们?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美本质论进行批判地分析:它吸引历代研究者穷毕生之精力而不得其解的奥秘在何?它自身内在的悖论及逻辑错误是其致命的弱点和不得其解的根源。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而是只有体现美的动态性质的“美在什么”才能够包蕴的。 关键词 美本质 美本身 美是什么 美在什么 柏拉图 一、美本质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概述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一系列对话,提出并阐释论证了“美是什么” [1]P180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两千多年来,无数哲人...
[详细+]
2009/08/24 16:54: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
张节末 内容提要 中国美学从起源上看是哲学美学而非艺术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古人审美经验中最基本的关系,人对艺术的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产生。艺术经验往往是在审美经验已然成熟或审美突破完成以后,才迅速成熟的。 古人审美经验亦非以情感为其主体,情感抒发与审美感受是两回事,但情感是在审美感受的活动中得到升华。自王国维起,意境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感知问题在王氏美学中具有头等重要性。若要在美学最原初的即感性经验的意义上对古人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则在研究方法上提出认识论优先,是必要和合理的。 中国古代有一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拓展,她的丰富资源正受到相邻学科的频频眷顾。美学原理的构建,...
[详细+]
2009/08/24 16:42: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兼向陆梅林、朱立元先生请教 杨曾宪 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97年1期《文艺研究》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马克思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还是朱先生对陆先生美学观点的置疑,放到当下的美学学术环境中都十分珍贵。这表明,我国美学界一批中老年美学家依然在坚守美学阵地。众所周知,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1]。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结束;各种美学体系已被...
[详细+]
2009/08/24 16:42: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1
2
3
4
艺术活动
>
北京当代艺博会
开始:
2025/05/22
结束:
2025/05/25
省市:
北京
场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开始:
2025/05/10
结束:
2025/05/27
省市:
山东
场馆:
龙湖美术馆
闫家成:平凡简史
开始:
2025/05/09
结束:
2025/06/22
省市:
上海
场馆: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新闻热点
+
more
何子彦被任命为2026年光州双年展艺术总监
何子彦. 图片:Stefan Khoo/a+ Singapore. 光州双年展主办...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2025公布主题与亮点
“至道躬行——吴悦石八十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对话古今 面貌各异 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798又添新玩法,3500平超维视界VR院线启幕
张际才个展开幕,岭南风貌诗意动人
王东明 | 墨色灵动之处,是生活的温度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将在潍坊开展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