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画要求画家具备深厚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中国人物画追求的核心是“传神”,即画家需要准确捕捉人物的神态、气质以及内心精神世界。通过线条长短疏密的节奏变化、墨分五色的深浅虚实韵味以及开合布局的章法构图等等
…… 表现出画面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状态,这需要画家具备敏锐的理解力和高超的表现力,因此,人物画被誉为绘画艺术中的“难中之难”。
吴一潘作为当代著名的书画家,在其擅长的水墨意笔人物画中,通过人物的表情、动态和眼神,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墨色,将人物的精神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在吴一潘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仿佛从画卷中走了出来 ……
画分为三科:人物、山水、花鸟,而对于这三个画科的重要性,古人今人多有论述,认为人物画的重要性排在首位。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论画》中谈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张大千有云:凡画,人物最上,山水次之。徐悲鸿亦有:求真难,不真易;画人难,画鬼易”之语。足见绘画不论古今中外、何种何类,但凡人物画都是最难的。人物画的难点并不在构图创意、即景选材,也不在墨线勾勒、着色施彩,而是难在聚思写意、运思谋篇,塑造气宇非凡、超然特质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入情入景,融于时代、渲染时空。人物画的绘画难点还在于对人体结构和表情的掌握捕捉,除了需要对人物动态结构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画家对人物情感表情的深入理解。独具匠心、形深意遂的人物画作品,犹如一个具体实在的,有历史故事、有文化沉淀、有时代情感,极具感染力、影响力的画中人
~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吴一潘的人物画作品把表现的人物精神放在首位。在他看来中国画的精髓,就是如何在纸张的方寸之间使用笔墨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若是一幅画不能很好表达和传递出画面里的人文精神与画面情绪,那么这幅作品一定就是失败的。他在持之以恒地向前辈画家学习、借鉴、吸收的同时,不断地融会贯通,提炼升华,在表现传统人物形象时,尤其注重反映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心状态,传神写照,从而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产生出极大的感染力。
吴一潘笔下的人物画作品,笔墨干练,线条苍劲,骨法用笔浑然天成。书论有“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他的线条功夫得益于他几十年的书法功底,从书法用笔中汲取营养以提高人物画笔线质量。同时,在长期线描写生中,对线条的细致揣摩和深入研究使他的线条极具表现力,概括而又能动地传达了物象的图式和精神指向。
一幅好的人物画作品,画面人物的精神表达及其重要。吴一潘的意笔人物题材多为历史文化名流、智者高士、仙道僧佛等,纵观他笔下的人物,往往不拘物象,灵动多变,潇洒飘逸。其笔墨使用非常考究,物象轮廓、转折线条笔笔相连,气息流畅,气息到位。其人物造型结构准确,无论是凝神悟经的老子或是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无论是解衣盘礴种蕉而书的草圣怀素还是观鹅悟书的书圣羲之,在他笔下的画面里,人物俱是根据各自的特点神态迥异,或庄重凝神,或端庄安详,或潇洒超脱,或惬意神往
…… 在这些人物画的绘制过程中,吴一潘往往是先对于这些人物钻研透彻再下笔,并竭力追求他们精神层面的气质贯通,所以他创作的每一位人物都是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让观者与他笔下的人物画对话时能很快就进入场景,能够瞬时人画交流,达到共情、共鸣。
吴一潘的人物画作品,画面绚丽典雅、清静自然,其设色赋彩都十分的用心。其笔下的画面色彩浓而不烈,淡而不流,色彩往往能够与画面形成一股清流,使得画面更加的和谐。有机融为一体的色彩充盈在画面间,让人读后流连忘返 ……
中国的写意画和西方的写实主义油画,在追求的塑造性和构图的精准性上有极大的区别。中国人物画的构图方式应是唐代线描人物画的延续。在吴一潘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诗意的中国画,他能够得心应手地将笔墨情感化,不拘泥于对结构的塑造,更注重形体整体的造型意识,更追求画面的率性、自然、气韵、意味,人物形象略加变形之趣,恰恰也是源自于他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把握、理解。
对于当代画家而言,向传统回归,向古人学习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远离现实,陶渊明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禅学也讲“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当今的艺术家更应该在认真学习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后,清晰民族传统文化中属于人类整体的、精神性的内涵,充分地理解它并坚持以当今的美学目光去关照它,从而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它,继而在传统与当代的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去经营和发展。吴一潘也是一直在秉承这个原则做事、做人、作画,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前行
……
——文/青衫沉庐
作品欣赏









吴一潘,名攀,号一苇堂主人。
1968年生于陈子昂故里~四川射洪。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一级美术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室内建筑师
职业艺术家
独立艺术策划人
成都名片宽窄巷子“宽窄”二字题写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文化和公共艺术”首席顾问、“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
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和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后于大学执教美术和书法,曾任文联专职干部、书画院院长等。擅国画人物画、草书。